刑事诉讼程序时间要多久
3252浏览2017-08-11
刑事诉讼的定义:
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诉讼分为三个阶段: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审判阶段。
侦查阶段是指被公安机关或检察院采取强制措施后直到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止。时间一般在二个月内,最长七个月,拘留则在37天内。
起诉阶段:是指检察院把公安机关或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审理后递交法院起诉阶段,时间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
审判阶段:指法院审理判决的阶段,时间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不包括补充侦查和改变管辖)。
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刑事诉讼终止的几种情形
刑事诉讼终止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情况致使诉讼没有必要或者不应继续进行,从而结束诉讼的制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它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终止,仅限于审判阶段,表现为终止审理。在审判阶段,除上述第1项规定的情形外,对于其他5种情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