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传播艾滋如何处罚
据2014年统计,北京男男同性传播占艾滋病传播的80%-90%。据广东省卫计委透露,男男同性传播最小的感染者,年仅12岁。为何公众在对艾滋认识更全面的同时,伴随的却是艾滋患者的增多?法律君对待恶意传播艾滋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性行为后才发现对方是艾滋患者
忠义(化名)坦言自己曾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一名男同,有天晚上两人相约happy,共度良宵,其间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俩人完事后,忠义随口一问:“是不是阳性?”“是”,对方也就随口一答。
正是这随口的一问一答,差点改变忠义一生。好在忠义随后得知,高危行为1-2小时内,最晚不超过24小时到医院去进行阻断治疗,连续服用药物一个月的情况下,艾滋感染率可能会下降79%-80%。
现任丈夫经检查为阴性,林洁始终想不透自己的艾滋病从何而来。直到有一天,她在诊疗所治疗艾滋病时,恰巧看到前夫李先生。真相终于揭开!原来,李先生是男同,他在隐瞒自己性取向的情况下,让林洁当了一年的“同妻”,并且把hiv病毒传给了她。
林洁向法院起诉李先生,要求赔偿。法院最后以调解结案,由李先生补偿林洁70万元。
类似的这些案例不胜枚举。很多男同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依然会选择与女性结婚,但会隐瞒自己的性取向,隐瞒病史,这就导致一传
一,二传
四,四传……这还仅仅只是传播艾滋众多手段中的一种。
故意传播艾滋的责任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向特定人传播艾滋病毒的,鲜有刑事案例,但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民事赔偿。可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受到的伤害将是永远!为此,业界有专家呼吁,我国应当专门规定“传播艾滋病毒罪”;还有专家表示故意传播艾滋病给特定人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甚至是故意杀人罪予以处罚。
传播艾滋病要不要定罪?此问题尚未引起广泛关注,难道广大群众与法律君一样羞涩?当然,法律毕竟只能起到惩罚犯罪与一部分的预防效果,真正的防治还得在个人。这时候,安全套竟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