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婴儿处罚是什么,会被判刑吗
遗弃婴儿处罚是什么?会被判刑吗
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之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对于遗弃罪,行为人的行为及情节将对量刑起到很大的作用。
遗弃行为,在我国刑法中被限定为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并不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遗弃。因此,在对遗弃罪的理解上,应该将生活中的遗弃与法律中的遗弃区分开来。
遗弃婴儿处罚是什么?遗弃婴儿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遗弃罪。犯遗弃罪的,依照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承担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着管制。所以,把孩子生下来了就应好好养,如果把婴儿遗弃的,情节严重的,就是犯了遗弃罪,依法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遗弃婴儿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故意杀人罪
1、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婴儿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将婴儿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没有人路过的地方。
刑法法条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财富,但是生活中也会有个别父母,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将孩子丢弃。家人狠心丢弃婴儿多是出于婴儿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需要昂贵的治疗费用等客观因素,也有各种各样特殊的情况。但是丢弃自己的孩子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孩子的亲生父母应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此外,法律还规定,如果将婴儿遗弃于没有行人或人迹罕至的地方,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则不仅是不愿履行抚养义务,而是希望或者放任婴儿死亡,其行为严重侵犯甚至剥夺了弃婴生存权,可能涉嫌故意杀人罪。
遗弃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而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则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积极追求死亡的结果。例如,将婴儿放置于行人较多的场合或者住户的家门口,说明行为人希望婴儿得到救助或者有人抚养婴儿,此行为只能认定为遗弃罪;如果将婴儿放置于其几乎不可能存活的场合,如山间、河边,说明其有剥夺婴儿生命的故意,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故事中遗弃婴儿的行为就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丢弃人如果被找出,是应当追究相关的责任的。而且其将孩子丢弃在便池里的行为,表现了其主管的故意,甚至可以诶认定为故意杀人。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