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诈骗案件立案标准是是什么
一、刑事诈骗案件立案标准
1、一般诈骗罪
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2、诈骗公私财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二、诈骗罪和招摇诈骗罪的区别
两者又有严格的区分,主要表现在犯罪的构成特征上:
(1)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规定在现行刑法典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
(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而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进行,由此骗取被害人信任,“自愿”交出财物。(3)行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诈骗罪中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行为人的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目的的内容广泛得多。(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不同。
招摇撞骗罪的构成对所骗取的财物数额没有什么要求,因为此种犯罪未必一定表现为诈骗财物,而有可能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为对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的影响和破坏;而诈骗罪的构成则要求只有诈骗数额较大的,才以诈骗罪论处。一般而言,区分两罪比较容易,但是,如果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骗取财物,则涉及到法条竞合中的交互竞合及其法律适用,需认真分析。
法条竞合是指同一犯罪行为因法条的错综规定,出现数个法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在其内容上具有从属或者交叉关系的情形。法条竞合所要解决的是在一个犯罪行为该当数个法条的情况下,适用哪个法条的问题,是关于法条之间的理论。法条竞合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行为人实施的是一个犯罪行为。这是构成法条竞合的客观基础和必要要件,所谓一个犯罪行为,是指行为人在一定犯意的支配下,一次实施的该当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这里的一个犯罪行为,确定标准只能是法律。二是触犯数法条规定的数个罪名。行为人所实施的一个犯罪和行为触犯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数个罪名,这一特征是法条竞合的法律表现。
三、怎样预防电信诈骗
1、陌生人打电话人说自己涉嫌犯罪的,应当首先拨打110进行询问,而不是相信所谓的民警电话或公安局电话。此外,自己不要做亏心事,避免上当。
2、真正的领导通常不会让你猜他是谁,承认自己听不出领导的声音一般也不会得罪领导。所以,在替领导买单前,一定要领导自己说出他是谁,遇到不肯说出自己名字的领导,肯定是骗子。
3、“熟人”在电话里要求转账时,最好和当事人当面核实清楚,尤其是应急事件急需打款的,谨防被骗。
4、所谓机场、售票商打来的机票改签电话,即使与本人信息完全相符,也要自己拨打官方客服再次进行确认。
5、网购遇到商品交易出现异常、断货等情况的,首先向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确认。
6、接到“400”的电话,不要轻信,更不要在对方的诱导之下,不加分辨地去atm机、网银、手机银行等处进行转账、查询等操作。
7、遇到网银或信用卡账户资金出现异常变动的情况,立即直接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